歡迎您來到 城北? 機械制造有限公司! 聯系電話:0833-3750305
發布時間:2019-04-05 10:26:30
進入八月,新疆各地蟲害頻發,新疆農民利用高科技產品飛機對農作物開展空中噴灑農藥。據了解,采用飛機高空作業,借助主槳風力,可以將霧化后的藥液更均勻地噴施在農作物的正面、背面和根部,實現立體式吸收,大大提升了藥劑使用率,同時,飛機防治所需藥量比地面防治減少20%,在減少浪費的同時,也將減少土地藥物殘留,減輕土壤污染。
隨著氣溫回暖,新疆天山南北各種花朵次第盛開的同時,“休息”了一個冬季的各種大型農機和農業植保無人機等設備,陸續走進田間地頭,開始春播,許多地方“只見農機不見人”。
在天山南麓的尉犁縣大片棉田里,農業植保無人機、聯合整地機、GPS智能導航播種機等“智慧農機”進行無縫對接,讓當地春播實現精細化、智能化,為廣闊的棉田插上現代化農業的“翅膀”。
農民魏向君告訴記者,春播的時候,耕地、平地、覆膜、播種等作業全部由搭載自動導航系統的“智能農機”來完成,開啟衛星定位導航系統后,農機隨即進入自動航線模式,油門、方向盤都不用人來操作,其按照設定好的直線勻速前行?!敖夥拧背鰜淼鸟{駛員則和種植戶檢查播種機下種、鋪膜、封土等情況。
尉犁縣農經局副局長王鳳國說:“有了‘智慧農機’,農民覆膜、播種的效率得到提高,也減輕了人工勞動強度。正常情況下,傳統農機一臺每天播種80畝地,但一臺智慧農機可播種150畝地,最大提效可達30%,而且覆膜、播種橫平豎直,幾乎無差池,播種質量也有質的飛躍,更便于后期管理,不會有壓苗傷苗的現象,打藥也不存在漏打情況?!?/p>
據悉,自2017年9月起,尉犁縣強力推進土地流轉,推動了農業轉型升級。流轉企業通過集中破梗平整土地,全面推行良種良法、機械植保等。與往年相比,今年尉犁縣95萬畝棉田實行100%機采棉種植模式,不僅春播的時候,期間的灌溉、施肥以及秋收,各類“智慧農機”都將讓當地農民告別“面朝黃土背朝天”的過去。
據尉犁縣土地流轉企業、利華棉業公司副總經理余斌輝介紹,相較傳統農機,“智慧農機”裝有遠程監控和衛星定位設備,并對相關檢測數據進行實時上傳,對農機作業類型、軌跡、深度等重要數據進行記錄并上傳至服務器。春播后,在后期中耕、打藥、機采等環節同一地塊均可以實現數據共享,通過對數據的分析,可全面實時掌握農機使用和農業生產情況。
經過多年的發展,“智慧農機”已經馳騁在天山南北。目前,博樂市農民買哈木提依明駕駛著帶有衛星導航系統的大馬力拖拉機,在田間地頭繁忙作業,他依靠這臺拖拉機每年可收入5萬余元人民幣。
魏向君告訴記者,“智能農機”的最終目標是“智能農業”,依托大數據的技術,可實現“足不出戶”便可耕耘、播種、灌溉、收獲等環節,農民不必像父輩們“面朝黃土背朝天,一個汗珠子摔八半”那樣辛苦。
數據顯示,截至2018年年末,新疆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約為85%,高出全國平均水平17個百分點。目前,新疆已呈現出智能化農機逐步替代常規農機,大型農機替代中小型農機的特征,“智慧農業”將成為新疆農業的潮流